2014年7月17日 星期四

彼得.多伊格(Peter Doig)——四处迁徙的当代经验

英国《每日电讯》(The Telegraph)报导:「原本拍卖纪录保持者赫斯特最高成交价的《金犊》(Golden Calf),可能于今年6月30日伦敦苏富比当代夜拍中,被彼得.多伊格(Peter Doig)《乡村摇滚(翼镜)》(Country Rock (Wing Mirror))一作打破。」多依格的「乡村摇滚」系列一共有三幅油画,自艺术家1999年创作以来,这件《乡村摇滚(翼镜)》是首次在公开拍卖场合出现,内容为从行驶于高速公路的车子窗户所看到的彩虹隧道。

多伊格是近年价格狂飙的当代艺术家代表,尤其这两年更两度刷新个人纪录──去年2月在伦敦佳士得以超过765万英镑(约合1197万美元)成交的《深谷中的建筑师之家》(The Architect's Home in the Ravine),成为其作上拍之榜首;今年5月在纽约佳士得售出的《路边的房屋》(Road House),以1192万美元的高价成交。

1994年,彼得.多伊格被提名泰纳奖,但在艺术市场上仍乏人问津,收藏家查尔斯.萨奇(Charles Saatchi)当年看中其作品时,仅用1000英镑向艺术家买下《白色独木舟》(White Canoe)。2007年,这幅作品在伦敦苏富比创下573.2万英镑(约合921.5万美元)的成交价。就当时来说,573万英镑是天价等级的数字,这不仅让他一夕爆红,也瞬间创下作品价位最高的当代欧洲艺术家纪录。来年,英国泰德美术馆举办的回顾展,更让他成为叫好又叫座的艺术家。

2013年,他回到出生地爱丁堡,在苏格兰国立现代美术馆举办「无地是异地」(No Foreign Lands)个展,作品以过去十二年来迁居加勒比海小岛千里达(Trinidad),于当地感受到的风俗与地景的新作为主。《深谷中的建筑师之家》即是其一。艺评家查尔斯.达文特(Charles Darwent)认为:「多伊格的作品成功地与他所属的时代对话,并且反映了多伊格本人四处迁徙的当代经验。」

多伊格生于1959年,两岁时全家因父亲的工作而移居千里达、又在7岁时搬到加拿大蒙特娄,但在二十岁时独自回到英国,在以观念艺术为主流的英国当代艺术极盛时期(1980年代初期至1990年代)先后就读于圣马丁与雀儿喜艺术学院。如今他不光是德国杜塞朵夫艺术学院的专任教授,同时频繁往来于他与家人定居的千里达,以及当代艺术重镇伦敦与纽约之间。

这十几年来彼得.多伊格所关注的主要面向,除移居千里达前后的风格变化,还包括了强调观念艺术出现之前的绘画技艺的累积与重要。他深刻且反复地思考如何将个人对绘画史的深入研究挥洒于画面表现中,以及如何以绘画展现其他媒材难以达到的成就;三联作《百年前》作为其想法的实践,即是向百年前的大师马谛斯、高更、莫奈等人所象征的现代绘画的黄金时期致敬。他说:「绘画这个领域在过去一百年来发生了如此多的变化,因此身为一位画家,绝对可以从中获益良多,取得大量的养分,意识到这样的传统,是极度重要的。」多伊格的绘画不单存在着某种独特的神秘感与叙述结构,同时也是想象与记忆的综合体,那梦境般的风景隐隐指涉了永恒且无能回避的现况。换言之,他的绘画体现了当代鲜有的美学特性。更重要的是,他大量向20世纪初期的现代主义绘画传统取径后,将之转化为一种反思当代艺术潮流的方法,并且展现了这种方法所创造的图像学如何引起共鸣。


(原文刊載於《典藏讀天下.今藝術》2014,七月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