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26日 星期五

藝術品的多元可能——黎畫廊搬新家

靈性藝術和一般的創作不一樣。有時候會突然讓人很有能量的感覺,但也很難解說。他是藝術創作,卻也能為觀者帶來不同的感覺。我們曾經在兩三年前辦了一場靈魂的展覽,通靈的藝術家在當下的狀態創作出來的圖騰。」他表示,以此脈絡設計出的品牌Logo,便有「兩跨立足地,四相雜不生,背載精訓術,練就功一身」之意,藉以開創、整合、推廣四大品牌,期待未來可以開自己的美術館。


「壹計畫」不只一
另一方面,近年黎畫廊相當重要的項目「壹計畫」,負責人表示其起源來自2008年在德國科隆博覽會。當時,黎耀之看到其中一個畫廊展示全部單一價的小畫,每件100歐元的定價讓畫廊成交不俗。自此打下他對此計畫的興趣與目標。「2009年,我們決定以小畫為主,一開始先辦理徵件活動,希望給欠缺舞台的年輕藝術家帶來信心與機會。接著,才在2010年台北藝術博覽會推出『壹計畫』,規定35歲以下的年輕藝術家推出一幅1號的油畫作品。這就是『壹』的來源。最終,每年選出20位進入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定價均一價,不論媒材,一件新台幣5000元。價格低,作品討喜,負擔不大,自然在那陣子低迷的市場中殺出一條血路,成交率就提高很多。」此外,「每一屆的『壹計畫』會走三年。第一年選上的全數參加台北藝術博覽會;第二年再挑其中三分之一,也就是六位,進行一輪的聯展和博覽會再參權;第三年再淘汰三分之二,剩下兩位。到這階段,如果彼此談得愉快且認同理念,通常就會和藝術家簽下經濟約。」 

策略成功,成績非凡,自然引起其他人的目光。「壹計畫」不僅在2016年進入第七屆,截至目前為止一共挖掘了118位年輕優秀的藝術家,甚至將從2017年擴大規模,與「澳門視覺藝術產業協會」共同推廣「壹計畫」,與兩岸三地的畫廊一起合作,打造「壹計畫聯盟」。他透露,目前預計分為十個徵選區,中國七區,港、澳、台各成一區,每區選出20位藝術家。遠程目標是希望可以每三年再擴大版圖,從亞太區望頂世界。

逢低買進以價制量
談起做年輕藝術家的原因,黎耀之很直接的回應:「畢竟我的目標是『藝術走入尋常百姓家』,而為了讓業務成長的速度加快,說句開玩笑的話,我做的事別人不要做的,人家賣一張大師級的動輒幾百萬元,年輕人要多久才可以成為大師啊?而且還不一定。但這就沒有市場了嗎?我要小小的累積起來。為什麼?使收藏變得容易啊!因此如果從培養年輕藝術家開始,也就意味了培養剛入門的收藏家。為了讓藝術普及化,降低收藏的門檻是必要的。目前說來,畫廊經營的主體的比例上,有20%老藝術家,30%中間輩,50%年輕藝術家。價錢便宜,出手相對容易,但是品質並不會不好,只是因為名不見經傳啊!」

總言之,無論在哪喔個銷售場合,無論展會形式大小如何差異,「追求量化,鼓勵欣賞」是黎畫廊始終佔有一席之地的不二法門。
「經營藝術家要賺錢,不是靠著辦展賣作品的售價與成本之間的差額,而是我們收藏品在未來的發展性。」
他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