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18日 星期日

2014泰納獎入圍藝術家揭曉

由泰德英國美術館(Tate Britain)主辦的泰納獎(Turner Prize)起源自1984年,獎項鎖定五十歲以下的視覺藝術家,從早期YBA成員到後續諸多重要藝術家在此三十年間經此獎所獲得的肯定,都保障著此獎項的指標意義仍持續不消。2014年泰納獎入圍藝術家名單──鄧肯.坎貝爾(Duncan Campbell)、席亞拉.菲利普斯(Ciara Phillips)、詹姆斯.理查茲(James Richards)、特里斯.沃納米歇(Tris Vonna-Michell)──已於5月6日公布。未來將於12月1日揭曉首獎得主。

在泰德英國美術館總監與評委會主席佩內洛普.柯蒂斯(Penelope Curtis)的號召下,第三十屆評審團隊成員包含:紐約「藝術家空間」(Artists Space)常務董事兼策展人斯塔芬.卡爾瑪(Stefan Kalmár)、英國布里斯托「斯派克島」(Spike Island)負責人海倫.萊格(Helen Legg)、「格拉斯哥雙年展」(Glasgow International)總監莎拉.麥克羅里(Sarah McCrory)、布魯塞爾「威爾斯當代藝術中心」(Wiels)藝術總監德克.斯諾威爾特(Dirk Snauwaert)。柯蒂斯說:「今年的提名說明了當代藝術世界的流動性,因為被提名作品都是在國際雙年展與藝術節中被見到的。這四位藝術家在國際上曝光率很高,經常與各種不同的社會語境背景合作,他們都具有使自己與自己的作品配合、適應,並重新搭建和重新詮釋的能力。」

在一個可透過網路找尋藝術創作工具與技術的數位時代,四位入圍藝術家於某種意義上而言等同拼貼藝術家。因為他們的所有作品皆以重新挪用與操作「現成影片片段」(found film footage)、網路影像而成。坎貝爾擅長以電影與真實事件咬合,藉由虛構與事實的並置,形構對作者權的批判觀點。菲利普斯經常與其他藝術家、設計師或社區團體合作,並以壁畫、版畫、照片與紡織品為材質,進行特定場域的裝置創作。理查茲的錄像裝置藉由影像的搜集與分析,輔以未經加工的原始材質,將觀看關係中的窺視快感轉換成一種特殊的詩意。沃納米歇通過投影、錄音與快速的現場口白,將片段化的訊息交錯與重疊,以創造出迂迴而豐富的敘事形態。換言之,他們把從網路發現或找到的、未被過去創作所接受的影像,加以「拼貼」,並視之為一種當代創作的工具和資源,同時透過這些方法的實踐,喚起當代對「作者論」的爭議與思辯。

根據大會資料,坎貝爾受提名的錄像作品〈它為了其他〉(It for Others)與理查茲的錄像作品〈玫瑰花蕾〉(Rosebud)都曾於2013年威尼斯雙年展展出,前者旨在審視當下的文化霸權現狀;菲利普斯因為她在倫敦「陳列室」(The Showroom)的個展「工作室(2010-不間斷)」(Workshop (2010-ongoing)),展出受逝世藝術家肯特(Corita Kent)啟發,而利用絹印版畫、紡織品、照片與壁畫構成的定點裝置作品;沃納米歇受提名之作,是一組在布魯塞爾Jan Mot藝廊的個展展出的影像裝置〈Postscrip II(柏林)〉。縱然他們的創作形式為電影、說故事、裝置與絹印版畫,無能符合傳統定義下的藝術類型而飽受爭議,但仍須為9月30日起至明年1月4日在泰德美術館開幕的提名展挑選或創作作品。泰德英國美術館當代藝術部門策展人莉茲.凱莉─湯瑪斯(Lizzie Carey-Thomas)評論:「今年入圍名單是過去幾年來『較易懂』的藝術家。這不是關於藝術的藝術,而是關於世界與其他每個人都曾有過與涉獵經驗的主題的藝術。」

值得一提的是,理查茲素材形式多樣的影像與裝置作品,近日吸引了魔金石空間、英國Electra藝術機構與英國總領事館文化教育處的合作,讓策展人赫柏格(Fatima Hellberg)以「以擾之名」為理查茲舉辦在中國的首次個展。展出作品包括兩件代表作:2009年的〈霧之組曲〉與早期18分鐘的錄像〈無題(電影項目)〉,後者內容整合了自2006年起收集的二十個具象徵性的圖像及聲音片段。


(原文刊載於《典藏讀天下.今藝術》2014,六月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