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裝置《逃生至地球:100種在地球上的生存方法》,乃張騰遠與2016年台北雙年展策展人柯琳.狄瑟涵(Corinne Diserens)從「一開始只是逃生影片的簡單想法」不斷討論而發展出來的作品。在台北市立美術館中,這件作品散置在館內各個地方,企圖讓作品與觀者、觀者與觀者、觀者與美術館、美術館與作品之間,進行某種失控和落差式的溝通,也透過荒謬的刻意誤解,蒸餾出當代人類神經質的感知,以及在仍有限的空間下出現的被展示、被迫生長的行為。
而在其於新苑藝術的個展「Post-we」中,《逃生至地球:100種在地球上的生存方法》引領觀者觀看的方式則有些不同。比起北美館散置各處的流動式且有機的閱讀,新苑兩個展間各固定一件於天花板的方式,使得作品宛如太陽,而觀眾如同植物,好比我們於現世受各種發光物體如平板螢幕、手機等內部的資訊吸引,唯有閱讀時,身體才會不自覺地產生變化。
依此,張騰遠將這回彙整了過去兩年創作的展覽,試圖定調為對於人類走向下一世代的過程與樣貌的提問:「當70億人的大腦連線成一個超級大腦,共同思考未來的各種問題,人類將在思考『我』和『我們』之間遊走,甚至『我』和『我們』的邊界會漸趨模糊,不再有我和我們的概念,成為一顆漂流在銀河中的超級大腦。」這道題問源於其對生物與科學領域的濃厚興趣,是以兩篇相關文章為依據:2014年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為探索大腦結構連線結構啟動的「人類大腦聯絡圖專案(HCP)」;2016年美國國防部高等計畫署(DARPA)開發的腦機介面(brain-machine interfaces)直接透過思想控制電腦,皆預示了未來網路收發器植入大腦,透過自體網路相互連線的可能。「Post-we既是一顆漂流在銀河中的超級大腦,也是你我都將成為彼此的註解和補充。」張騰遠說。
按著這一脈絡,「Post-we」的系列新作如《無題》、《等待關鍵詞》在形式的處理上,比起過去更趨於細碎、繁複及圖案化,並藉著鑲嵌部分英文單字如「escape」、「contemporary」等,提供一個脫離本位思考且關鍵字式的可能路徑。換言之,所謂的整體必須透過不斷來回的補充、拼湊,方得能到一相對模糊且短暫的敘事。好比前述動畫裝置的錄像內容,有著主題,具有敘事性,卻無能完整捕捉而顯得更加支離破碎,無能為力。
面對這世界,人們只能擺出觀看《逃生至地球:100種在地球上的生存方法》時的姿勢,定點不動,仰頭遠望,一切還來不及反應,眼前物便已流逝。
張騰遠以想像未來、思考當代為切入點,將人類生產的物件和虛構的使用方式結合,藉以形成真實與虛構之間相互交涉的生存方法。對他而言,每一段動畫所虛構的生存方法,就像是一個關鍵字,而關鍵字與關鍵字之間,會互相鏈結與註解,反射交錯形成人類邁向未知未來的切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