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次個展名為「項羽」。
當年項羽被漢軍逼至烏江岸,雖烏江亭長備了船想讓項羽渡江,但礙於無顏見江東父老,不僅拒絕渡江,又眼看自己大限將至,在獨自力戰漢軍後,選擇自刎而死。歷史書寫裡,他沒有撤退;但在蔡士弘眼中,項羽從生到死的選擇與過程無疑已是一種心境上的撤退。
在此,且先撇開對「撤退」一詞的正負面評價或觀感,而單就以一現象來談。
「我抓住項羽人生最後一個階段,模擬了他從生入死、從擁有天下到一無所有的自我陳述。我在想像他最後被追殺的生命狀態。是枝裕和曾經說過:『我們都無法成為自己想成為的大人。』對我來說,『項羽』正是這樣一種狀態的呈現——落跑的、國家的、道德的、現實的、不可視的、現象的、邊緣的、兩邊不立的、曖昧的。在具備多重身分的必須被認同下,那條路徑變得有些搖晃不穩,超能者也遁入不同的界,試圖尋找真相。人們以一種沒有面目與對現實的變節去抵抗將之而來的幻覺,所有追兵都成了原地踏步的配角,戰士嚎叫如壞軌的調頻配樂——一切都屈居幕後,這樣的幻覺在手握的那把即將自刎的刀的映射下,面目逐漸崩潰塌陷而更顯真實。項羽擺盪在渡江後的失格流亡與了斷自我的那刻生命存檔並沒有太多選擇的遲疑,他最後的領土——被割下的頭顱,以一種英雄象徵物的姿態摧毀後也宣告消亡。羽之神勇,千古無二。一種低調的王者。」蔡士弘娓娓道來。
面對這樣「不得不投降」的體會,蔡士弘想像並轉化為生命的昇華與從現實中逃逸。他說:「生與死、實與虛其實在我們的日常中不斷切換。我們在虛擬世界擁有很多個身分,作為我們無論現實愉不愉快,都可以也必須隨時逃逸的路徑與方式。」因此過去畫面處理上清楚標示的十字座標被移除了,取而代之的是朝向未來且未被錨定、不明確之處,一如《不確定的陰影》、《永遠會在那》等。同時,由於自身幾次駐村、出國的生命經驗,以及反身回看國家身分認同問題時,他發現一如項羽「不得不」之選擇,「其實我們是投降的,而我想戲謔這件事,所以我把人倒過來。」他解釋。
好比台灣作家朱天心在《古都》一書所寫:「大概,那個城市所有你曾熟悉、有記憶的東西都已先你而死了。」
蔡士弘以旁觀者的姿態,用幽默諷刺自打嘴巴的方式去形塑廢人於邊境被遺棄的廢墟性狀態,在真實與虛擬幻術間互為主體地存在著。「我覺得我們所處的世界就是一個廢墟,所以才努力朝未知追尋。廢墟不是不好的,這樣被指稱就代表曾經有過美好,而未來也可能被重建。無論形而上的意義,或者觀眾眼前畫面上顏料的龜裂剝離、斑駁的物件、色彩混濁的處理等所有收納,對我來說都是廢墟的狀態。我會處理成破破的,讓底色露出來,以對照出兩種樣貌——現實與其之外看不到的真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