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9日 星期三

項羽作為一個形容詞 ——蔡士弘轉換虛實的生命情狀

撤退是蔡士弘繪畫裡很重要的關鍵字。回顧他這兩三年的幾次個展如「第四帝國I/小撤退」(2013)、「島民在野」(2014)中,或明示或暗喻地都指向了一種逃離現實的生命情狀。

是次個展名為「項羽」。

當年項羽被漢軍逼至烏江岸,雖烏江亭長備了船想讓項羽渡江,但礙於無顏見江東父老,不僅拒絕渡江,又眼看自己大限將至,在獨自力戰漢軍後,選擇自刎而死。歷史書寫裡,他沒有撤退;但在蔡士弘眼中,項羽從生到死的選擇與過程無疑已是一種心境上的撤退。

在此,且先撇開對「撤退」一詞的正負面評價或觀感,而單就以一現象來談。

「我抓住項羽人生最後一個階段,模擬了他從生入死、從擁有天下到一無所有的自我陳述。我在想像他最後被追殺的生命狀態。是枝裕和曾經說過:『我們都無法成為自己想成為的大人。』對我來說,『項羽』正是這樣一種狀態的呈現——落跑的、國家的、道德的、現實的、不可視的、現象的、邊緣的、兩邊不立的、曖昧的。在具備多重身分的必須被認同下,那條路徑變得有些搖晃不穩,超能者也遁入不同的界,試圖尋找真相。人們以一種沒有面目與對現實的變節去抵抗將之而來的幻覺,所有追兵都成了原地踏步的配角,戰士嚎叫如壞軌的調頻配樂——一切都屈居幕後,這樣的幻覺在手握的那把即將自刎的刀的映射下,面目逐漸崩潰塌陷而更顯真實。項羽擺盪在渡江後的失格流亡與了斷自我的那刻生命存檔並沒有太多選擇的遲疑,他最後的領土——被割下的頭顱,以一種英雄象徵物的姿態摧毀後也宣告消亡。羽之神勇,千古無二。一種低調的王者。」蔡士弘娓娓道來。


面對這樣「不得不投降」的體會,蔡士弘想像並轉化為生命的昇華與從現實中逃逸。他說:「生與死、實與虛其實在我們的日常中不斷切換。我們在虛擬世界擁有很多個身分,作為我們無論現實愉不愉快,都可以也必須隨時逃逸的路徑與方式。」因此過去畫面處理上清楚標示的十字座標被移除了,取而代之的是朝向未來且未被錨定、不明確之處,一如《不確定的陰影》、《永遠會在那》等。同時,由於自身幾次駐村、出國的生命經驗,以及反身回看國家身分認同問題時,他發現一如項羽「不得不」之選擇,「其實我們是投降的,而我想戲謔這件事,所以我把人倒過來。」他解釋。

好比台灣作家朱天心在《古都》一書所寫:「大概,那個城市所有你曾熟悉、有記憶的東西都已先你而死了。」

蔡士弘以旁觀者的姿態,用幽默諷刺自打嘴巴的方式去形塑廢人於邊境被遺棄的廢墟性狀態,在真實與虛擬幻術間互為主體地存在著。「我覺得我們所處的世界就是一個廢墟,所以才努力朝未知追尋。廢墟不是不好的,這樣被指稱就代表曾經有過美好,而未來也可能被重建。無論形而上的意義,或者觀眾眼前畫面上顏料的龜裂剝離、斑駁的物件、色彩混濁的處理等所有收納,對我來說都是廢墟的狀態。我會處理成破破的,讓底色露出來,以對照出兩種樣貌——現實與其之外看不到的真實。」






2016年11月8日 星期二

樂山樂水樂市場 ——再談台灣膠彩畫旗手郭雪湖

由台灣創價學會與宜蘭縣政府、花蓮縣政府及台東美術館共同舉辦的「樂山樂水——郭雪湖回顧展」東部巡迴展,將藝術之美傳揚至東台灣。首站924日至1021日於宜蘭縣政府文化局第一展覽室展出,接著1026日至1126日移師花蓮縣文化局美術館展覽,最終站123日至2017114日在台東美術館「山歌、海舞展廳」展出,引領民眾體會郭雪湖傾注全生命專注於藝術創作的精髓及多變風格。

郭雪湖(1908-2012),生於台灣台北,原名郭金火。早年自修繪畫,曾受陳英聲、蔡雪溪及鄉原古統的繪畫啟蒙。1927年以水墨畫《松壑飛泉》入選首屆「台灣美術展覽會」,與陳進、林玉山並譽為「台展三少年」。其作品構圖縝密、風格多元,呈現鮮明的地方色彩及素樸的土地關懷。是次巡迴展以風景為概念,將展出內容劃分出三部分,包括著重鳥類、植物花卉特寫描繪,風格變換多元的「花鳥變奏」;遊覽世界各地景觀的「亦山水亦圖像」;以及描繪台灣記憶和在地風景的「台灣心鄉土情」。

迎賓之作,也是這次展覽海報設計的底圖——《碧潭(瀞潭)》,完成於1930年,乃參加第一屆栴壇展的作品。內容描繪新店碧潭優雅安寧的景緻。潭中大石壁有圖案化的態勢,充分見到藝術家畫畫時總先以線勾描山峰巨石之輪廓,再簡化石頭紋理中的種種細節,而代以填上淺咖啡至褐色等不同層階的色彩。而岩石上的樹木繼續維持線條先勾勒再填彩的手法,一一證明了獨屬於他的繪畫語言的完備。至於前景的碧綠潭水,不見古法的水紋處理,而是變化豐富的漸層與罩染,突顯出周遭的寧靜優美。右前方乃航行在潭中的木舟;透過船夫划舟情境,增添畫作中動感的趣味,同時也點亮畫面,氣韻優雅。


樂花鳥
「花鳥變奏」展區作品數量不似另兩區的多,卻可清楚瞧見其筆法種種細節與功夫,既有中國畫的骨法用筆與暈染設色的技法,也有雙鈎填彩的工筆特色,在《楚江秋冷》(1937)、《吟秋圖》(1947)等作中有明顯的表現。另一類以水墨大肆暈染寫意畫風的作品,包含《荷塘清晨》(1949)、《竹籠月秋聲(竹、蟬)》(1958)等,可見層次奔放的墨色渲染及優雅朦朧的光影變化,彷若藝術家心境的表徵。在目前的二級市場上,類似的作品上拍如《暑夏夕涼》(1971)同一件作品分別在2014、2015年的景薰樓成交出新台幣76萬6千與66萬元的成績,成為其拍賣生涯截至截稿前第四、五高價的拍品;抑或2014年5月香港佳士得「亞洲20世紀藝術」日拍中,雙鈎填彩且描繪細膩《蘭花》(1964)和《鸚鵡及烏鴉》(2幅,1950、1960)都有5萬港元以上的成交額;而目前金額最低的花鳥畫《Magpie and bamboo(八哥)》(1966)在2015年也有6千港元的落槌價。


樂山水
不可諱言,風景畫還是郭雪湖令人矚目的焦點所在,無論台灣地域景象、民族文化特徵或者壯麗自然景觀,都是他對於台灣土地新舊文化並融合城市形貌變遷的再詮釋。展覽重要亮點除前述《碧潭(瀞潭)》,尚有參加第十一屆省展之作《塔山煙雲》(1956),太魯閣系列的《深山幽谷(太魯閣峽谷入口)》(1976)、《峽谷溪聲(太魯閣)》(1975及《蘇花斷崖(台灣東海岸)》(1978,以及追憶古早城門建築的《古城明月(台南小南門)》(1982)、《昔日西門情景(台北西門)》(1997等。目前郭雪湖拍賣榜單的最高價作品也屬這類作品;《Village scene》(1938)在1992年蘇富比還紮營台北時拍出新台幣80萬元,乃拍榜巔峰之作。畫作尺幅不大,僅48.555.3公分,卻描繪了當時街容與百姓生活。建築層層疊疊以盡可能推遠景深,前景人群密密麻麻,並以重彩表現古舊純厚之感。與是次「樂山樂水」展出《古城明月(台南小南門)》些許類似。至於自然風景畫裡的石壁紋理類似大小方塊層疊,堆積如塔,亦顯示屬於自身的岩質山石表現手法。同時,除傳統山水佈局,也多方嘗試不同形構,《峽谷溪聲(太魯閣)》與《蘇花斷崖(台灣東海岸)》捨棄高遠,改以微俯的視角讓山石和湍急的浪濤對話,一靜一動,激活張力。

 










       



「亦山亦水」則多是他遊覽世界各地後的結晶,既有構圖嚴謹的水墨畫,也有濃豔鮮麗的膠彩作品。《雪嶺冬晴(日本長野縣信州路)》(1962)的遠山被白雪覆蓋,與藍天形成對比,採水平構圖,而中景褐色系的杉木林與前景幾何狀的田野共構出北國寒冷蒼涼之感,亦強調旅人的孤獨心境。不同於膠彩的豐富色彩,水墨畫如詩般的氣質經其筆則罩染出了色階豐厚的意境,《閣樓明月(頤和園)》(1981)雖是晚年之作,但其朦朧體的技法仍發揮得淋漓盡致,雲煙疊嶂。

透過「樂山樂水」展品創作時間(1930年至1990年代末)所拉出的光譜,可以觀察出其畫風橫跨一世紀的演進,以及筆觸、用色等諸多變化,甚至見證台灣美術百年史的風華。早期用筆鋒利精準,細部處理講究,構圖四平八穩。同時,藉著線描草稿圖的展出,比方《南街殷賑》的色稿、《圓山附近》的色稿與線稿等,可以比對出其觀察、寫生、修改的過程。再者,其早年勾描輪廓的習慣,到了晚年作品漸漸消失,用色更為大膽,山稜樹木的處理也愈趨風格化,而在化繁為簡之餘,亦彰顯一種類似平塗但卻豐厚的效果。


樂市場
至於市場,就Artprice資料庫而言,無論拍品出口或舉拍場合多在台灣,是屬本土市場型的藝術家;且除1992年一件成交外,其他30筆紀錄都是2011年以後的事了。不過,2011年金仕發與景薰樓上拍的兩件作品都流標(截至目前共7件流標),卻在隔年(2012)先於金仕發6月9日的春拍上,以《農家朝》的新台幣76萬7千元刷新成績,但立馬在一周後的17日景薰樓春拍上,被另一幅膠彩畫《鴛鴦》拍出新台幣82萬6千元改寫,正式成為其拍場沉寂十年後的新紀錄。是年與2013年都有5件作品送拍。然而,再次刷新紀錄的則是2014年金仕發拍出的《淡水白樓》,預估價新台幣90萬至120萬元,以85萬元落槌(成交價100萬3千元),成為再次突破百萬門檻而躍居目前個人榜單第二的作品,並使《鴛鴦》退居第三。2013與2015年雖是其二級市場的相對低點,但也都分別敲出2萬9092美元與3萬3952美元的金額。當然,最高總額當屬2012年的7萬5287美元。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雖有最大數量6件現於拍場,成交額卻僅有3萬3952美元,可見其當年受到景氣蕭條的影響。

而在今年,上海馳翰拍賣率先丟出了一幅小件花鳥畫,以人民幣18千元落槌。接著香港蘇富比44日春拍的彩墨紙本《護城河畔》,尺幅更小,估價5萬至8萬港元,終以62500港元作收。彷彿曙光乍現般,58日在台北金仕發的現場,《夏日》(1961)以新台幣336千元成交,成功落在預估價內,站上了個人榜單第七名的位置,讓人期許其之後待景氣復甦後的發展。

綜而觀之,郭雪湖於台灣藝術史的地位無庸置疑,是台灣膠彩畫的重要典範之一。他曾說:「所謂台灣的藝術不只在表面帶有台灣色彩就算完成了,更重要的是必須有藝術的內涵,而這藝術的內涵乃發自真正屬於本土的審美價值觀,這種價值觀只能建立在原有文化的基石,任何外地輸入的文化都無法取代。」又,「郭雪湖畫畫求精不求多。」或也正因如此,藝術家的擁護者甚少將作品釋出於市場,數量稀少不在話下,不滿50件外,且較為人熟知的作品也都在美術館/博物館的典藏系統裡。2008年國立歷史博物館為其百歲大壽舉辦的「時代的優雅——郭雪湖百歲回顧展」,以及是年郭雪湖以99歲高齡獲得第27屆行政院文化獎,也不見推波助瀾之效,甚至可說一點漣漪都沒有,致使其他感興趣的藏家更是難以覓尋。而在之後2014年上古藝術舉行的「好的藝術盡在台灣」中,難得一見的《江南秋月圖》和《汕頭港》出現該拍場,市場行情乃新台幣數十萬元。上古國際藝術總監陳虹安表示,郭雪湖這兩幅作品流傳到海外,台商朋友到日本做生意時,將作品拍賣回台;這位收藏家因故忍而決定將郭雪湖的作品釋出拍賣。透過上述舉證,我們在在都可以想見家族與其他藏家對其的肯定與擁護,前景可期。


KUO Hsueh-Hu 歷年成交作品Top 10
名次
作品名稱
年代
拍賣行
拍賣時間
成交價
(新台幣)
1
Village scene
1938
蘇富比台北
1992/3/22
800,000
2
淡水白樓
金仕發
2014/12/13
1,003,000
3
鴛鴦
1937
景薰樓
2012/6/17
826,000
4
農家朝
1938
金仕發
2012/6/9
767,000
4
暑夏夕涼
1971
景薰樓
2014/6/15
767,000
5
暑夏夕涼
1971
景薰樓
2015/6/21
660,000
6
灕江二郎峽
1978
景薰樓
2012/12/9
542,800
7
夏日
1961
金仕發
2016/5/8
336,000
8
秋江冷豔圖
景薰樓
2013/6/16
330,400
9
春日
景薰樓
2012/12/9
259,600
10
蘭花
1964
佳士得香港
2014/5/25
68,750(港幣)















(資料來源:Artprice|製表:陳芳玲)